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设为主页 收藏本页 在线咨询
相关制度
相关制度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相关制度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项目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度

  

一、服务范围

二、服务目标

三、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一)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1)、事前评审制度

2)、事中评审制度

3)、事后评审制度

四、评审质量制度工作的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手段及方法

五、评审质量制度的组织保证

六、评审质量制度实施岗位责任及管理制度

七、工程项目评审的风险(节点)控制

(一)概述

(二)、风险控制的规划和策划工作管理

(三)风险节点控制

1)风险节点控制工作

2)风险节点控制措施

3)风险节点控制过程

八、工程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质量、进度、投资评审与风险控制制度

 

工程项目的审查(编制)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要求编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工程项目的审查(编制)工作因其自身的特点,既要重视项目审查(编制)工作事前的规划和策划,又要加强项目审查(编制)工作事中的过程控制;既要注重规划和策划文件的严肃性,又要强调在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

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查(编制)工作主要依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招标文件等,立足于事前;结算的审查工作除依据上述文件外,还依据设计变更文件、工程洽商单、竣工图、竣工档案文件等,立足于事后;而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查服务,则立足于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并应当适当向项目决策及后评价阶段进行延伸。

一、服务范围

    编制、审核各类项目的投资估算、技术评价、概算、预算、竣工结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跟踪审计及其他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业务。

二、服务目标

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及准确反映工程项目审查(编制)的结论,及时出具相关报告,从项目审查(编制)的角度实现委托人投资的最大效益。

三、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一)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1)、事前评审制度:

①、详细调查了解、研究项目内、外部各种影响项目审查(编制)质量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到实施方案和管理工作中;

②、熟悉合同,了解拟实施工程的现场情况,收集与审查(编制)工作相关的基础资料;

③、识别风险,认真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应对措施;

④、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实施(计划)方案,科学合理地预设质量控制见证点、停止点。做好组织工作,把目标质量控制的任务与管理职能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做到责、权、利一致;

⑤、配备合格人员组成审查(编制)小组,建立审查(编制)质量分级负责制。

2)、事中评审制度:

①、做好审查(编制)工作底稿,严格执行分级制度对底稿进行复核;

②、审查(编制)证据要符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有关要求,做好审查(编制)证据复核;

③、现场审查(编制)、中期汇报、报告形成、复核程序、材料报出等在方案中要作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必须严格执行;

④、沟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收集、整理研究和传递;

⑤、监督、检查、审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方案执行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事后评审制度:

①、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项目审查(编制)质量偏离方案目标值的情况,并适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②、整理有关项目审查(编制)质量的技术文件,并按照公司统一规定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目录、建档、存档;

③、对审查(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成果数据、质量控制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有较大偏差时要查明产生偏差的原因,发现有错误时要及时对所审查(编制)的文件进行修改(包括对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复核与修改);

④、将审查(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成果分析数据、质量控制过程的分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层)编码,录入公司项目管理数据库中以备随时查用、调用。

(二)、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进度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项目审查(编制)的进度控制,其核心目标是要在规定的合同工期内按质完成所承揽项目的审查(编制)任务。为达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也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

1)、事前评审制度:

①、详细调查了解、研究项目内、外部各种影响项目审查(编制)进度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根据拟审查(编制)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

②、熟悉合同中关于审查(编制)工作的进度要求,收集与审查(编制)工作进度控制相关的基础资料;

③、认真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进度控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进度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应对措施;

④、制定进度实施(计划)总控方案及详细控制方案,把目标进度控制的任务与管理职能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做到责、权、利一致;

⑤、在项目审查(编制)组织体系中设置进度控制管理组织,配备专业进度控制管理人员,建立进度控制预警机制,从思想上强化管理人员的进度控制意识,增强进度控制紧迫感。

2)、事中评审制度:

①、严格执行进度控制计划方案,并在进度控制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适时对其实施动态调整,其工作程序如下:

 

 

 

②、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进度控制协调会,对各部门的进度实施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听取各部门在进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需要予以协调的事项并作好书面会议纪要;

③、设定时限对进度控制工作中尚存的问题一一解决落实,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落实人员和解决时限,问题解决后应有对提出者的书面调查反馈回执文件;

④、加强与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相关的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地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项目的审查(编制)工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⑤、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在项目审查(编制)进度控制工作中的作用,化解内部矛盾,协调一致步伐,调动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为项目审查(编制)工作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⑥、跟踪审查项目中,充分重视审查进度控制工作与项目实施进度控制工作的协调一致,务求共同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3)、事后评审制度:

①、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项目审查(编制)进度偏离方案目标值的情况,并适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②、整理有关项目审查(编制)进度的技术文件,并按照公司统一规定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目录、建档、存档;

③、对审查(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进度成果数据、进度控制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有较大偏差时要查明产生偏差的原因,发现有错误时要及时对所审查(编制)的文件进行修改,当然,这也包括对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复核与修改;

④、将审查(编制)过程中的相关进度成果分析数据、进度控制过程的分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层)编码,录入公司项目管理数据库中以备随时查用、调用。

(三)、工程项目审查(编制)的投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制度

工程项目审查(编制)的投资控制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即:所审查(编制)项目的投资控制及工程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的投资控制,其中前者对项目的投资起主要控制作用,后者对项目的投资起辅助控制作用。

为了使投资控制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我们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四个方面。同时,结合对项目目标的系统管理,将项目投资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与上述事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务求达到预定的效果。

1)、事前评审制度:

①、详细调查了解,研究项目内、外部各种影响项目审查(编制)投资控制工作的各种有利及不利因素,根据拟审查(编制)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

②、收集与审查(编制)工作相关的合同、协议,熟悉合同、协议中的相关条款,收集、整理与审查(编制)工作投资控制相关的基础资料;

③、认真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投资控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应对措施;

④、制定项目投资控制工作总体控制计划及详细的实施计划,对项目下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做出合理安排,科学合理地预设各阶段、各子项目投资控制点。

⑤、建立精干、高效的投资控制管理组织,实行项目投资管理目标责任制,按专业配备投资控制管理人员,把目标投资控制的任务与管理职能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做到责、权、利一致;

⑥、针对拟审查(编制)项目的技术特点,拟定多套备选实施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管理理论,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确定相应的审查(编制)实施方案。建立投资控制预警机制,从思想上强化管理人员的投资控制意识,增强投资控制紧迫感。

2)、事中评审制度:

①、严格执行投资控制计划方案,并在投资控制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适时对其实施动态调整,要增加投资控制的主动性,尽量提高主动控制在投资过程控制中的比重。

②、做好审查(编制)工作底稿,严格执行分级制度对底稿进行复核;

③、审查(编制)证据要符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有关要求,做好审查(编制)证据复核;

④、现场审查(编制)、中期汇报、报告形成、复核程序、材料报出等在方案中要作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必须严格执行;

⑤、沟通信息、流通渠道,必要时召开投资控制协调会并妥善处理相关事项。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传递;

⑥、监督、检查、审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方案执行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⑦、在投资控制的各里程碑阶段来到时,全面检查各子项目的投资控制工作的完成情况,对投资控制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⑧、跟踪审查项目中,充分重视投资控制工作与项目实施的质量、进度控制工作协调一致,务求共同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⑨、使用现代化的投资控制软硬件管理系统,提高投资控制工作效率,选派优秀的投资控制操作人员,缩短投资控制工作周期,不断降低投资控制工作成本,为业主拟委托项目的审查(编制)工作提供优惠费率,实现业主单位投资的最大效益。

3)、事后评审制度:

①、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项目审查(编制)投资偏离方案目标值的情况,并适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②、整理有关项目审查(编制)的投资控制文件,并按照公司统一规定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目录、建档、存档;

③、对审查(编制)过程中的投资成果数据、投资控制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有较大偏差时要查明产生偏差的原因,发现有错误时要及时对所审查(编制)的文件进行修改,当然,这也包括对原已审查(编制)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复核与修改;

④、将审查(编制)过程中的相关投资成果分析数据、投资控制过程的分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层)编码,录入公司项目管理数据库中以备随时查用、调用。

⑤、对公司项目审查(编制)投资控制工作的实际成本进行分析统计,找出成本耗费较大的工作环节,积极寻求降低工作成本的途径,不断降低工作成本。

四、评审质量制度工作的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手段及方法

公司对项目审查采用全面审查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审查方式。审查工作做到针对不同的审查(编制)项目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应分清审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

①、审查项目的施工合同及其分包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了解各个合同有关造价的具体约定方式,从而确定项目审计的范围及方法;

②、审核单位造价,通过单位造价的高低,判断工程结算的准确性;以保证审计效率的提高;

③、审核工程量及各项费用,对大型项目宜采用抽查审计的方法,抽查量大价高的工程部位,对中小项目应实施详细审计的方法,无论什么样的项目都要审项目是否正确,工程量是否符合计算规则要求,数量是否正确,套定额是否合理,各项费用是否按规定执行;

④、审核设计变更,首先审计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其次审计设计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必要时进行现场测量与核实;

⑤、审核洽商变更手续是否齐全,洽商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必要时进行现场复核;

⑥、审核工程量签证手续是否齐全,签证内容是否真实,签证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必要时进行现场复核或向签证人员求证;

⑦、审核工程索赔手续是否齐全,索赔文件的内容是否真实,索赔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必要时进行现场复核或向签证人员求证;

⑧、审核工程措施费用的手续是否齐全,措施费用文件的内容是否真实,措施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必要时进行现场复核,发生争议时应向权威部门咨询;

⑨、审核材料价差,审核独立费用;

⑩、对于于跟踪审计项目,除应注重上述方面的审核外,还应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特别是设计变更时的技术经济分析、洽商变更、工程量签证时的事实核对、索赔审核时的时效控制及及证据保全、措施费用审核时的必要性调查分析等。

五、评审质量制度的组织保证

公司一直将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审编作为工作目标,并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

硬件方面,公司尽力满足一线人员的工作需求,购置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为技术人员配置了先进的办公设备,并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温馨良好、设备先进的办公环境。

技术人才方面,公司现拥有工民建、道桥专业、机械设备、采暖通风、会计、审计、评估、电脑等各类专业人才。公司现有从业人员近30人,均拥有大专或以上文凭,其中拥有博士、硕士等学历者4人;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占70%,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经济师1人,高级审计师1人;具有造价、财务审计等专业执业资格者占76%,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12人,注册高级造价员1人,注册造价员3人,注册会计师4人。公司特聘请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为公司特邀顾问,聘请资深律师为公司法律顾问。这些专业人才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公司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保证。

六、评审质量制度实施岗位责任及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

根据项目评审的特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设立直线职能制项目评审组织。公司总经理为总负责人,公司技术负责人为具体实施负责人,公司合同管理部、标准管理部、信息管理部以职能部门的身份协助技术负责人进行管理,由不同专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为项目评审工作提供智囊支持。

依据组织先设事、后定岗的原则,项目评审中的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为:

1)、技术负责人职责:

①、主持制定并监督执行公司项目评审管理程序;

②、督促各项目评审组编制和履行评审计划,并对评审计划进行审核签认;

③、检查各类技术资料、评审资料是否符合标准管理的规定,按规定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签证;

④、监督三级复核制度中一、二级项目复核人是否严格、认真地履行了复核责任,是否对复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妥善的解决。未经各级复核人员复核的各类业务报告,拒绝受理;监督各评审小组对派驻施工现场跟踪审查情况的抽查;

⑤、监督标准部是否及时、准确、无误地向业务部及执行人员传达各项法规、执业标准、工作规程,是否定期对业务部及执业人员的执业质量进行检查和信息反溃,是否及时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研讨公司的执业质量问题和裁定某些重大执业质量争议及其执行结果;

⑥、检查公司资料员对相关图纸、文件和评审资料的管理;

⑦、拟定公司每月(旬)项目评审质量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情况具有可追溯性;

⑧、负责对各评审组文件的最终复核,审定各类业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遗漏及重大风险,文字表述是否客观公正并签发各类业务报告;

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审核、校核人员职责

①、熟悉审核业务的基础资料和审核原则,对审核成果进行全面校核,对所校核的审核内容的质量负责;
  ②、校核审核使用的各种资料和审核依据是否正确合理,引用的技术经济参数及计价方式是否正确;
  ③、校核审核业务中的数据引用、计算公式、计算数量、软件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核原则和有关规定,计算数字是否正确无误,审核成果文件的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规定,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各分项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完整,有无漏项;
  ④、校核人员在校审记录单上列述校核出的问题,交审核成果原编制人员修改,修改后进行复核,复核后方能签署并提交审核。

3)、项目负责人职责:

①、对承办业务项目的全过程实施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监督;

②、负责审查(编制)业务中各子项、各专业间的协调、负责审查及确定各专业界面,动态掌握审查(编制)业务实施状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向执业人员发出工作指令,执业人员的一切工作必须听从项目负责人的安排,工作中如遇疑难问题或需与客户管理层沟通,一律向项目负责人反映,由项目负责人出面协商解决;

④、检查执业人员的工作是否按照业务计划的要求进行,是否遵循了行业和公司质量控制制度的规定。复核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否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重要的工作底稿客户是否已经签名、盖章确认。检查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督促执业人员修改完善,并在已经复核正确的工作底稿上签名;

⑤、在执业过程中遇到重大疑难问题时,应视其具体情况逐级向部门经理、技术负责人书面报告,并及时妥善解决;

⑥、对项目组各专业的审查结果进行汇总,编制项目审查(编制)报告并逐级上报。

4)、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①、监督本项目评审组严格执行公司项目评审管理程序;

②、具体负责本项目评审组评审计划的编制和履行,并对评审计划进行签认上报;

③、检查本项目组技术资料、评审资料是否符合标准管理的规定,按规定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签证、上报;

④、负责本评审小组对派驻施工现场跟踪审查情况的检查及技术指导工作;

⑤、检查本组资料员对项目图纸、文件和评审资料的管理;

⑥、拟定本组每月(旬)项目评审质量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⑦、协助项目负责人对本组日常工作的管理。

5)、专业审查(编制)造价工程师职责:

①、负责本专业的审查(编制)业务实施和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概预算人员的工作;
  ②、在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本专业概预算人员拟定审查(编制)实施方案,核查资料使用、审查(编制)原则、计价依据、计算公式、软件使用等是否正确;
  ③、动态掌握本专业审查(编制)业务实施状况,协调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④、组织编制本专业的审查(编制)成果文件,编写本专业的审核说明和目录,检查审查(编制)成果是否符合规定,负责审核和签发本专业的成果文件。

6)、审查(编制)造价员职责:

①、审核人员参与审查(编制)业务准备阶段的工作,协调制订审查(编制)实施方案,审查(编制)条件和成果文件,对所审查(编制)的内容的质量负责;
  ②、审查(编制)原则、依据、方法是否符合审查(编制)合同的要求与有关规定,基础数据、重要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以及软件使用是否正确,检验关键性的计算结果;
  ③、重点审核审查(编制)成果的内容是否齐全、有无漏项,采用的技术经济参数与标准是否恰当,计算与编制的原则、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各专业的技术经济标准是否一致,审核成果说明是否规范,论述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检查关键数据及相互关系;
  ④、审查(编制)人员在校审记录单上列述审核出的问题,交审核成果原编制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复核,复核后方可签署。

7)、档案资料管理员职责:

①、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和公司工程审查(编制)资料管理制度,及时处理档案、文件、资料和合同归档,发现问题及时与各专业造价工程师联系,确保文件、资料的完整、准确、有效;负责对技术负责人办公室的各类图纸、技术资料、标准、书籍及文件的编目、收发、标识、借阅和归档管理;

②、对需要的图纸、资料进行晒印、复印;

③、及时收回作废的资料,作出记录和标识处理;

④、负责对各项目评审组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登记、管理,组织按周期送检;

⑤、负责建立本部门质量、计划的统计台帐,并作好信息反馈、传递;

⑥、做好技术负责人办公室会议的准备、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的整理、发放;

⑦、负责办理文件、资料的借阅手续;

⑧、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8)、信息管理员职责:

①、负责对审查(编制)的工程项目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

②、负责对收集的信息加工整理,并对审查(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③、对整理后的文件进行分析处理,按类别做好编目分类工作,采用计算机对文件和各类信息进行管理、传递;

④、健全检索系统,使各种报表、文件、资料、记录等既保存完好,又查找方便并按安全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级传阅;

⑤、借助公司的相关管理软件,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图表和数据处理,使整个信息资料实现快速、准确、全面、系统、规范处理。

⑥、负责信息资料查阅手续的办理;

⑦、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管理制度

1)、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跟踪审查项目):

①、施工图纸会审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能帮助审查人员深入充分地了解设计意图和要点,统一认识,应予以充分重视;

②、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评审小组人员参加,各评审人员应于会审前熟悉施工图纸,并严格认真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作好记录;

③、项目评审人员应认真地听取设计师的交底及对提出问题的解答,并作好记录。

④、会审后,由项目评审组负责人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造价工程师、造价员就交底的问题进行进行讨论;

⑤、会审纪要后,应由专人收集与会审纪要配套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手续、另出的设计变更图等。

2)、项目审查(编制)方案审核制度:

①、各评审小组于项目审查(编制)工作开始前应编制项目审查(编制)方案,作为指导评审工作全局,统筹评审工作全过程,在评审工作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技术文件;

②、项目审查(编制)方案应经过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送交业主审核备案。

3)、三级复核制度

①、为保证执业质量,各小组业务报告初稿完成后,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就其承办项目的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和有关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复核;

②、部门经理为二级复核人,就其业务项目所实施的程序是否充分;引用法规是否正确;采用的技术参数和评审定额是否合理;文字、措词、符号、度量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恰当等,进行重点复核;

③、公司技术负责人及标准管理部为三级复核人,全面把关,签发各类业务报告。

4)、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管理制度(跟踪审查项目):

①、在施工图纸会审或施工过程中,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时,应由跟踪审查人员出具附有经济技术评价分析的变更咨询意见书;

②、设计变更通知或工程洽商作出后,跟踪审查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保存相关文件。

5)、会议制度:

①、主要会议:

涉及本工程的关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重大质量问题,以及较大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竣工验收等,由业主方面负责召开会议,项目评审人员与会参加,并作好记录;

②、工地会议:

由业主主持,定期召开,建设、监理、咨询、施工及其他有关单位参加,,解决工程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③、项目跟踪审查例会:

审查例会定期召开,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要时邀请设计单位)代表参加,由项目评审技术负责人主持,并作好会议纪要。会后发有关单位;

④、项目跟踪审查日志:

1)、项目跟踪审查日志是重要的工程项目评审档案资料,每位跟踪审查工程师必须天天记录。当日发生的事宜,须在当日的跟踪审查日志中记录,不得后补,跟踪审查日志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2)、跟踪审查日志按公司统一印刷的格式和规定填写;

3)、跟踪审查日志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逐日审阅,公司技术负责人不定期抽阅。

⑤、项目跟踪审查月报:

1)、项目跟踪审查月报每月一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总结上月跟踪审查工作及前段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情况,以及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项目跟踪审查下一步的工作做出安排,对项目下一步的资金需求作出预测。

2)、项目跟踪审查月报内容截止至每月26日,于月底前报业主。

6)、评审资料的管理与归项档制度:

①、项目评审工作的资料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总负责,各专业造价工程师分工负责,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定的专任或兼任资料管理员负实际管理责任;

②、各跟踪审查评审小组应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积累评审资料,并认真进行整理和编审,于工程结算完成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评审档案,移交给公司档案管理部门保管备查;

③、评审资料按规定有保管期限,分为临时、长期、永久三种类型,具体分类按国家标准执行。

7)、项目评审定期回访制度

①、项目评审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评审负责人对本组审查(编制)质量对业主方相关经办人进行回访,发出项目评审质量调查表、诚信情况调查表各一份;

②、项目评审负责人回访后,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业主方相关负责人进行回访;

③、技术负责人回访后,由公司相关行政领导对业主方相关领导进行回访,并收回有业主方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的项目评审质量调查表、诚信情况调查表各一份。

七、工程项目评审的风险(节点)控制

(一)概述

风险控制作为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工程项目审查(编制)的全过程。风险发生的概率,发生风险后损失的大小,决定了风险量的大小。所以,风险控制工作应立足于以下二个方面:

①、针对具体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②、加强损失控制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灾难计划尽量降低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损失。

根据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具体特点,工程项目审查(编制)风险控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事前实行计划、规划控制管理;事中实施过程控制管理;事后实施应急、纠偏措施管理。同时,运用风险控制工作的系统管理思维,有机地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尽量提高主动控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比重。

(二)、风险控制的规划和策划工作管理

 风险控制的规划和策划工作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立足于事前并着眼于风险控制的全过程,规划和策划工作具体内容详见风险控制规划、策划表:

风险控制规划、策划表

 

风险     
可忽略的    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容许的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中度的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地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重大的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不容许的    只有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仍不能降低风险,则必须禁止工作


(三)风险节点控制

1)风险节点控制工作

风险节点控制工作见下图:


 

 

2)风险节点控制措施

风险节点控制措施



审计阶段风险节点控制措施

前期准备

阶段

设计方案及概算

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范围是否完整;

编制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是否正确;

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

招投标

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招投标结果的合法性。

合同(协议)

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

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

依法接受国家审计的条款在经济合同中有无体现。

项目实施

阶段

主要经济合同履行情况

合同各方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等情况;

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协议履行了职责。

工程结算

分期工程结算资料是否及时报送,监理及建设单位是否认真把关;

工程变更及额外工程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包括程序是否规范、价款是否合理等;

主要隐蔽工程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按设计规范、设计要求完成。

主要材料与设备采购

 

主要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

是否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

竣工结算

阶段

竣工结算

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

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单价与取费的准确性;

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

尾工工程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风险节点控制过程


①、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作用就是把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过程可能遇到的风险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形成一本风险识别(控制)手册,即:项目到底有哪能些风险?要从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经济及、政治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

风险识别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专家预测理论。在专家会上各抒已见或互不见面的信函调查,把各种风险观点都列出,然后汇总整理得出风险;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以前的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识别(管理)手册进行识别,同类工程的风险识别大致一样,虽然也有一些风险在概率分布上有特殊性,但同类工程项目审查(编制)的识别,会给后面同类工程提供一个好的识别基础;

第三种方法:对于一些具体的细节,根据项目审查(编制)流程来查找风险,把整个审查(编制)过程方案拿出来,一步一步地去找,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四种方法:根据财务帐,按帐上分类、帐上的项目来查找风险。

风险控制手册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风险的识别结果。结果后面必须有它发生的概率,以及一旦发生后产生的后果。

2)、每个风险点的控制部门。每个可能产生风险点的过程、时间段,风险活动控制部门要明确,该哪个部门控制,就应由谁来实施控制。

3)、风险控制的手段。一是铲除风险发生的温床,不让风险有发生的外部环境;二是风险转移后的索赔。三是风险一旦发生,我们要采取的对策略措施。

风险一旦发生,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把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控制手段和办法,就可能使风险蔓延,这是风险管理工作所不容许的;

4)、风险培训。把每个风险点、每个风险发生的可能起因和每个风险发生后我们怎么做的应急方案,对员工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理中应注意在过程中对新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手册,切忌认为有风险管理手册而可一劳永逸。

②、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对项目审查(编制)的风险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评价,明确不同风险量的大小并对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为:

1)、利用历史经验统计分析数据及概率分析统计理论确定出各个已被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

2)、确定出各个已被识别风险一旦发生后将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的大小;

3)、按风险量=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损失后果的大小确定出每个风险的风险量。

4)、按风险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出哪些是主要风险、次要风险、一般风险,哪些是可容许风险,哪些是不可容许风险。

③、风险控制对策

1)、对于主要风险、不可容许风险应根据不同情况运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若风险对公司来说是重大的、主要的、不可容许的,则应通过投保、合同约定等方式对风险适时进行转移,若该风险不可转移,则应采取积极措施,对该风险进行回避;

2)、对于次要的、中等的风险,应在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充分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若预计对其实施风险转移的代价较不转移大,且该风险对公司来说是可容许风险,则可实施风险自留,否则,应采取措施对该风险进行转移;

3)、对次要的风险,若对其实施风险控制的代价很大,且其发生的概率极低,风险发生后产生后果不严重,则可先制定应对方案,待其发生时对其实施损失控制;

4)、对纯风险,应采取风险回避或风险转移措施;对既会造成损失又能产生收益的风险,应在对其可能产生的收益与损失后果全面评估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风险控制工作的规划和策划,又要加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同时,还必须重视对风险控制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完善与积累,在项目审查(编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

八、工程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他贯穿于工程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审查(编制)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人员及财产的安全管理工作

应充分重视人员安全工作的管理,特别是跟踪审查项目,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跟踪审查项目现场的情况较复杂,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措施有:1)、对入场的跟踪审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2)、配备适当的安全装备;3)、改善工作条件,杜绝疲劳工作等。

财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已融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此不再赘述;

2)、项目审查(编制)工作文件、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审查(编制)时,业主提供了大量的档案文件资料,包括立项文件、设计施工图(或竣工图)、设计变更、洽商文件、质保资料等,应根据档案文件要求的不同保密等级,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非项目审查(编制)工作相关的人员严禁查阅;

为防止电脑信息资料被窃取,公司制定了严密的网络管理措施,严防黑客侵入盗窃或破坏相关数据。同时,对公司自建的项目审查(编制)数据库实施分级管理,任何人都不能越权访问。

 


Copyright 2014 © 淇澳同辉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重庆市注册税务师协会
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重庆市资产评估协会
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评估和经济协会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联盟:重庆包装设计 贵阳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 西安网站建设 武汉网站建设 长沙网站建设 重庆网站建设